材料研究学报

“原料”概念及其句法结构特征 

来源:材料研究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11

一、“原料”概念的提出

早期的语法研究,指出工具这一论元角色中的某些成分,在分布特征和转换特征方面与工具有所区别。谭景春(1995)依照工具成分作宾语时所具有的特点,从工具宾语中分离出了新的宾语类型——材料宾语。他明确指出,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是两个不同的宾语类型,并从语义特点、形式特点、变换方式等方面指出两者在充当宾语成分时的不同特性①。陈昌来(2003)总结了材料成分的五个语义特征和三个句法特征,并且认为工具,材料,方式等语义成分有一定的共性,同属“凭事”这一上位语义成分。

有鉴于此,我们又进一步考察了现代汉语中表示材料的语义成分,发现其中的某些成分,在语义上与材料有着明显的区别。我们使用袁毓林(2003)中的三个例句:

“爸爸用柳条编成了箱子。”

“爷爷用米泔水浇花。”

“我用白灰刷墙。”

我们注意到,“柳条”、“米泔水”、“白灰”三个论元角色从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义内含有着较大的差别。用柳条编箱子,那么柳条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,因为我们从箱子的外貌已经很难看出柳条原来的模样了,而米泔水到了花盆里,它仍旧是米泔水,白灰刷到了墙上也仍然是白灰。也就是说,在各自的行为动作下,柳条发生了质变,米泔水和白灰没有发生质变。因此我们认为,材料在广义上应当有材料和原料之分。面粉、蜡光纸、柳条、布料等名词,作为论元角色,在句子中可以作为原料来使用。

二、原料成分的句法结构特征

原料和材料最本质的区别是:在行为动作的作用下,原料所代表的事物前后性质发生了变化。基于谭景春(1995)、陈昌来(2003)总结出的有关材料成分的特点来看,原料作为从材料中独立出来的一个语义范畴,与材料相比仍然具有相似性,它在句子中的句法结构具体表现如下:

A.可以移位

(1)特尔在天安门广场拍照时与一个东北姑娘相遇,两人在交流中,姑娘得知了莫斯特尔准备为中国孩子义卖的想法。回到家乡后,她用彩色蜡光纸精心折叠了43个小仙鹤,寄给了莫斯特尔。(罗菱;彭晓媛《一位瑞士老人与“希望工程”》)

例1中,折叠蜡光纸是可以用于基础句的典型VO结构,使用“用”将“蜡光纸”移位到“折叠”这个动词前面,不影响正常的思维理解方式。

B.可以受数量词修饰

(2)当时我就说过,胸衣要裁得长一些,而且要用两幅布料。是你,索尼娅,当时你出主意说:'短一些,短一些',你看,结果让孩子穿着显得多难看……(翻译作品《罪与罚》)

原料名词“布料”受数量词“两幅”的修饰。

C.可以类推

我们可以说“搅拌面粉”,那么,一些与面粉性状相似的原料,如奶粉、面酱、水泥、黄土等,就都可以与“搅拌”搭配,充当它的原料宾语:搅拌奶粉、搅拌面酱、搅拌水泥、搅拌黄土……我们可以说裁剪蜡光纸,同理,“裁剪”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与和蜡光纸性状相似的原料名词搭配,裁剪布料,裁剪铁皮②。

D.与施事同时出现或隐现

(3)婆婆抱着孩子,媳妇赶做针线——为伊藤做一件小土布汗儿,伊藤坐在地上和老爹两人编筐。老爹编,伊藤替他削红柳条。(邓友梅《邓友梅选集》)

(4)可是这场院不走梢门,正南开了个门,用柳条子编了个栅栏,上面插着一些枣树棘针。(梁斌 《红旗谱》)

例三中施事存在,例四中施事隐去。

E.被使用并数量减少

(5)传说,当时有一位家境贫穷的母亲,因家里只剩下一点点面粉,正在为给孩子做点什么东西吃而发愁。(1993年人民日报)

家里的面粉被使用,越来越少。

F.具有典型标记“用”

(6)小孩子们还带来用柳条和粗纱布缝制的小网拍,捕打那因为天冷伏在地上的肥大的蝗虫,装在小布袋里,拿回去做菜吃。(孙犁《风云初记》)

“用+原料名词+VP+NP”的形式经常使用。

G.处于状语的位置

(7)他读到当地班巴拉人用布料和绳索盖房子,读着读着,他心中忽然浮现一个念头:他要像在玉米地中挖建地洞一样再做些新的尝试,这次他要盖一座书中写到的帐篷。(翻译作品《可爱的骨头》)

例七中原料名词“布料和绳索”处于状语的位置。

上一篇:拓宽材料造好句子
下一篇:没有了